便秘和腹泻是2个极端排便现象,也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千万别把这两个毛病不当回事,癌症信号就藏在排便习惯里!
多久不拉屎才算便秘?
3个方法缓解便秘
参考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罗马IV标准),我们便秘主要看3点:
排便频率:一个礼拜上大号的次数少于3次;
排便难度:25%以上的排便需要用力,25%以上的排便为干硬或者块状。比如用尽了洪荒之力,才憋出几颗又干又硬的便便。
症状周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3个月以上,基本可以确定是便秘了。
便秘常见于久坐、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运动的人群和老年人中。对于肿瘤患者,受药物治疗和疾病影响,便秘也是常见症状。

以下是3个帮助排便畅通的好习惯:
01 吃高纤维水果帮助通便
西梅,富含膳食纤维和山梨醇,具有天然的通便作用;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苹果,富含果胶和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天然酶(如猕猴桃素),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02 晨起一杯水,晚上运动一小时
有的人便秘就是因为喝水少了,不仅不喝水,还吃了很多大鱼大肉,肠道内都是脂肪类食物。便秘的人容易发胖,他们一般平时很少运动,所以肠道不活跃,排便困难的可能性比较大。
03 蹲下来排便
坐在马桶上有屎意但是迟迟拉不下来,建议你换一个姿势,蹲下来继续拉,也可以在脚下放一个小凳子,身体微微向前倾,这样一来直肠和肛门的角度发生变化,粪便更容易出来。
别把腹泻不当回事
经常腹泻有什么风险?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通常每天超过3次,而且粪便为稀便或水样便。
腹泻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可直接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等,具体表现为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舌干燥、皮肤皱褶。如果感染没有彻底清除,引发肠道损伤,急性腹泻也可能转为慢性腹泻。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便血或黑便,伴随严重腹痛或腹胀;发热超过38.5℃,有脱水症状(如口干、尿少、乏力);体重明显下降,腹泻持续超过2周,应当及时就医。
便秘和腹泻,哪个离癌症更近?
这些情况要警惕是肠癌
便秘和窜稀(腹泻)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癌症。然而,它们可能与某些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相关,尤其是伴随以下症状时:
01 便秘与腹泻交替
肠癌可能导致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加,伴有里急后重感和大便不尽感。
02 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变细或变形:由于肿瘤压迫肠道,大便可能变细或呈现其他不规则形状。
血便或黏液便:肠道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局部出血,表现为大便中带有鲜血、血块,或是大便颜色加深、呈现黑便或柏油便。此外,大便中也可能有黏液。

03 腹部不适
腹痛或腹部隐痛:肠癌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部隐痛的症状。若肠癌造成肠腔狭窄、肠梗阻等情况,则可出现阵发性的腹部绞痛。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在腹部可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常见于右腹部。
04 全身症状
体重下降:由于肿瘤的生长消耗了大量能量,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导致患者体重迅速下降,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贫血、低热、乏力:这些症状在肠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肠癌所特有,也可能与其他肠道疾病相关。因此,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写在最后
虽然便秘和腹泻并不是危急重症,但长期便秘或腹泻带来的危害缺不小,甚至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当出现便秘或腹泻的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干预改善,比如改善饮食结构、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等。同时,也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调理菌群平衡,恢复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