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白细胞数量减少,是很多患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为此,临床上常常需要使用“升白针”来避免白细胞不足导致的严重后果,帮助化疗顺利完成。
不过,很多患者不太清楚打了“升白针”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所以一旦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就特别紧张。
其实,“升白针”就是一种叫做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药物,主要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产生,提高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从而达到升高白细胞的目的。
打了升白针之后,患者的确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些反应虽然可能令人担忧,但通过合理的应对措施,通常可以有效缓解。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忽高忽低的白细胞计数
这是因为使用升白针治疗后,白细胞升高会呈现双峰型,第一峰是用药后2-3天,5-6天降到最低,后又升高,8-9天达到第二高峰。
第一峰,是升白针促进身体中成熟的白细胞向外周释放的结果。
第二峰,是升白针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白细胞释放进入外周血所致。
不少患者在打了一针短效升白针后,会发现白细胞恢复到参考值了,但还要继续打。这是因为此时达到了上文所说的第一个高峰,但骨髓未被调动,白细胞数量并不多,加上白细胞的“生命”较短,第一个高峰很快就会过去,如果不继续使用升白针,白细胞很快就会降到低点。短效升白针常需要连续数日使用,具体需要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也有部分患者发现自己的白细胞检查结果超出了参考值范围,这该怎么办呢?
一般而言,此种状况无需采取特殊的治疗手段,但应停止使用升白针。在停用升白针后的1至2日内,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白细胞数量将会逐步恢复至正常范围。
2.骨痛
使用升白针后,大约有10%至30%的患者会经历轻度至中度的骨痛症状。
患者普遍会感到全身酸胀不适感,且腰骶部的骨骼疼痛尤为显著,似乎有蚂蚁啃食,这是骨骼造血活动增强的外在表现。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非麻醉性镇痛药物,通常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这些症状。
3.发热、皮疹
此类副作用同样比较常见,若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其体温多低于38摄氏度,且多数情况下会持续约一日,随后可自行缓解。在必要时,患者也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进行对症治疗。
若患者出现高热并伴有皮疹,则有可能是Sweet综合征(嗜中性粒细胞性皮炎),此时需通过皮肤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该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除了升白针,这些食物也可以帮助升白
在没有肾脏疾病或是其他特定情况的状态下,肿瘤患者通过食补升白的最好方式,无非就是「荤素搭配」和「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两把抓。

01
高蛋白怎么吃?
建议每天保证吃5种优质蛋白质(蛋、奶、肉、鱼虾、豆制品)+含有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的蔬果(可以促进蛋白质吸收。举个例子:如果你BMI和肝肾功能(人体代谢大量蛋白质对肝肾有一定要求)均正常,体重60KG的患者可以这样配比:每天1盒牛奶、1块豆腐、2个蛋、3两肉/鱼虾,再来点深颜色蔬果。如果你体重要重一点,可以稍微多吃一点;反之则少一点。
02
什么都吃不下去怎么办?
轻度吃不下,就吃一些开胃的食物,慢慢吃,就算吐了也能吸收一点营养。不吃就没有营养补给,反而增加抗癌难度。如果是严重的吃不下,可以借助口服肿瘤患者专用的营养补充品。
03
喝了很多滋补汤怎么还是不升白?
这是一个误区。汤里面更多的是油脂,只会让人长胖,营养其实主要在肉里面。还是那句话,没有一种食物吃了直接升白,升白需要荤素搭配。
END
总体而言,多数肿瘤患者在接受升白针治疗后,所呈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能够在2至3日内自行消退,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若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则需审慎考虑,避免再次使用该药物。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升白针的合理使用所带来的益处,远超过其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尽管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但升白针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防止因白细胞数量减少而导致的化疗药物剂量调整、治疗进程的延迟乃至中断,从而确保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日常生活中,肿瘤患者也可通过食补帮助改善。
肿瘤患友如想咨询副反应、营养、就医等相关问题,可添加下方的二维码找到我。也可加入“肿瘤患友群”,与上万位肿瘤患友/家属分享经验,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