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就是通过把中药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出有效成分的过程,简称煎药,中药煎煮的正确与否对于发挥中药疗效来说非常重要。
中药煎煮方法为:先将药材浸泡(不是清洗)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一般是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续煎30~60分钟。第一次煎煮好立即把中药汤剂滤出,即头煎药。马上再加入适量热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好后把中药汤剂滤出,即二煎药。两次煎液混合后2等分,分2次服用。煎煮出的中药的量(一次服用)最好控制在120ml-150ml之间。服用时间为上午早饭后1-2小时左右,下午中饭后1-2小时左右服用。
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后面详述。
煎药“七要素”
中药煎煮对煎具、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归纳起来煎药有“七要素”需要把握:即:容器、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药浓度、煎药次数、特殊煎煮方法。
“七要素”之一:煎药用具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不锈钢勉强可用(最好不用),忌用铜、铁、铝等金属锅具,以免器具与中药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七要素”之二:加水量
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因为部分中药会浮在水面,所以一般需要用筷子把浮在水面的中药往下压,压到底后,使得水面高于最上部中药的中药2-3厘米左右为宜。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
“七要素”之三:火候
火候有文火(小)、武火(大)之分。文火,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七要素”之四:煎煮时间
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主要是治疗感冒)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一般治疗肿瘤的中药往往会有较多补益药物和清热药物,一般煮沸后再续煎15~45分钟为宜。
“七要素”之五:煎药浓度
中药汤剂每次一般不宜超过200ml,因为量大容易导致一部分人呕吐和腹泻,煎药的量最好控制在120ml-150ml之间。特殊人群,比如需要控制水分摄入的患者,可以把中药的量控制在80ml,甚至更少。自然煎煮好以后滤出的中药可能会比较多,这个时候需要用类似炒菜收汁的方式,进行中药的浓缩。
“七要素”之六:煎药次数
一般中药煎煮两次。
“七要素”之七:特殊煎煮方法
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
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生铁落、生石膏、龙骨、牡蛎、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大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后下
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砂仁、沉香、豆蔻、肉桂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
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药材表面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或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飞滑石、旋覆花、车前子等。
(4)另煎
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石斛等。
(5)烊化
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
(6)泡服
又称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西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
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西洋参、鹿茸、人参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末冲服,如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等。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煎煮前不用清洗
有些人在煎煮中药前,喜欢用清水将中药饮片清洗,认为这样更卫生,其实这种做法这是错误的。
中药饮片不易水洗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
(1) 水洗可使中药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流失,如枸杞子中的酸、甘草中的糖等,影响治疗效果。
(2) 水洗可使部分辅料流失。如蜜炙麻黄、酒制大黄、醋制香附、胆南腥等,因加入了蜜、酒、醋、胆汁等辅料,以增强药效或降低毒性,而这些辅料都是水溶性的,若用水洗会将这些辅料冲走。
(3) 水洗使粉末类药材流失,如龙骨、滑石粉、蒲黄等。因此,煎煮前不必清洗,否则会把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冲掉,使治疗功效大打折扣。
2、煎煮前要浸泡
中药饮片大多数是植物类干品,在煎煮前应用冷水浸泡( 冬天可用20~30 度的温水浸泡) 一段时间,药材会变软,细胞会膨胀,使有效成分先溶解到组织中,利用浓度差,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3、煎好药液要趁热滤出
中药煎好后,应及时将药液倒出,药液放置时间太久,发生凝聚,影响药效,在炎热的夏天还会加速药汁的腐坏变质。药液和药物达到内外浓度平衡,随着温度的下降,药物的溶解度会下降,一部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会回到药渣中。
因此,为了保证药液的有效浓度,煎煮好的药液一定趁热滤出,以免有效成分沉淀在药渣上影响疗效。
总之,中药汤剂只有正确掌握煎药方法,把中药性能与病人的实际情况、以及治疗要求相结合,才能保证汤剂的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中药汤剂有了新的煎煮方法,即类似于电饭煲的煎药壶(养生壶)煎煮,以及医疗机构的代煎服务。还有方便出差使用的中药颗粒剂。那么这些新事物和传统的中药煎煮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效果是否接近,我们下一篇再讲。
本着帮助肿瘤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少走弯路的初心,易加医特联合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倾力打造出线上“不走弯路的肿瘤患者(家属)培训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普资讯,树立科学治疗观念,积极心态对抗疾病。
专家介绍
谷建钟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肿瘤患者(家属)培训营特聘讲师
医学博士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郭勇教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郭勇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医学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青年委员兼副秘书长
擅长恶性肿瘤全程管理及现代肿瘤医学规范化治疗(放化疗、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及其基础上的中医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卵巢癌/甲状腺癌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治。
本着帮助肿瘤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少走弯路的初心,易加医特联合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倾力打造出线上“不走弯路的肿瘤患者(家属)培训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普资讯,树立科学治疗观念,积极心态对抗疾病。欢迎关注易加医官网或下载易加医APP了解课程更多信息。易加医是专注于肿瘤领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易加医是专注于肿瘤领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为肿瘤患者和家属提供肿瘤预防、就医、诊疗、康复所需的各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