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恶性淋巴瘤疗效的评估
评估疗效的目的是什么?
淋巴瘤的治疗,特别是化疗,方案复杂且繁多,目前任何一种化疗方案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疗效。疗效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有的患者携带某些耐药基因,对某些化疗药物先天耐药。所以,一般每化疗2—3个周期后就要进行一次评估疗效的检查。
评估疗效是为了评价治疗方案的效果,根据其结果决定继续原方案治疗还是捉高药物剂量或更改治疗方案。评估检查的内容基本与第一次检查相同,原有病灶部位是复查的重点。淋巴瘤的疗效评估方法不同于其他恶性肿瘤,有着这类疾病特殊的共同特征。目前国际、国内统一采用1999年公布的Cheson(齐森)标准和2007年的修订Cheson标准作为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由专科医师对患者治疗的现阶段或全过程疾病的缓解状况进行评估。
治疗前如何评估?
治疗前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治疗前的洋细情况,为后期疗效评估提供参照,主要包括病理学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包含骨髓或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同位素镓扫描、内窥镜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特殊部位的穿刺活检,甚至剖腹探查等。
治疗后如何评估疗效?
按照Cheson标准的定义,可对疗效进行如下评估。
完全缓解(CR) 所有临床上、影像学上可检测的病灶消失,治疗前存在的与疾病相关的症状消失和生化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恢复正常。
不确定的完全缓解(CRu) 治疗前存在的与疾病相关的症状消失和生化指标正常;体内残存的淋巴结或肿块明显缩小,但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活性。
部分缓解(PR) 治疗后体内病灶缩小一半以上,并且没有新的病灶出现。
稳定(SD) 治疗后原来的病灶缩小不明显或变化不大。
进展(PD) 治疗前的病灶较以前明显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
复发 病情曾经缓解,但原来的病灶再次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
何时需要做PET-CT?
修订版的Cheson标准中增加了PET-CT检查。PET-CT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该检查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病灶的大小,还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代谢活性,尤其对于淋巴瘤。常规CT和B超有时难以判断稍大的淋巴结是正常淋巴结还是淋巴结增生,抑或淋巴瘤侵犯,此时PET-CT就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因而疗效评估更准确。
目前医学研究认为:PET-CT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期、疗效评估是持肯定态度的;在其他类型淋巴瘤分期、检查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是否需要进行PET-CT检查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医生的要求而定。但每种医学检查手段都有自身的局限性,PET-CT也不例外,高度敏感性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误诊率,此外,价格也比较昂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反映病灶功能特点的检查手段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江苏省肿瘤医院 吴剑秋 冯继锋)